日期查询:2022年09月27日
事业快速发展壮大 商务指标量质齐升

山西商务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丽
  
   9月26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了“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九场发布会,同时也是省商务厅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晋,省商务厅副厅长焦育峰,省商务厅副厅长梁志勇,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方位推动山西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展与成效。
  
  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全面学习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山西商务事业快速发展壮大,主要商务指标量质齐升,谱写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山西商务新篇章。
   开发区建设跑出“新速度”。全省开发区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全省开发区由2012年的25家增长到目前的93家,其中工业类开发区71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4家、生态文旅示范区8家,形成了以工业类为主,现代农业、生态文旅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山西省商务厅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强化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链精准招商快速推进。聚焦10大重点产业链,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多元发展、多点布局,半导体、光伏、信创、新材料、生物医药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外来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利用外资81.7亿美元,4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我省投资,累计吸引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3个。2012年以来,全省引进项目1.93万个,一批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2.44万亿元。
   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对外贸易创历史新高。全省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94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230.3亿元,增长了1.35倍。2021年全省进出口首次突破 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8.3%。
   商贸流通开创“新局面”。山西省商务厅着力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全省商贸流通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4060.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747.3亿元,年均增长7.44%,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新兴消费提档上量,“直播电商”“网红经济”蓬勃发展,2012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45.7%。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达872.1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566.4亿元。
   消费平台提级扩容,培育了32条特色商业街,太原市钟楼步行街、忻州市忻州古城等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太原市位列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榜单第二位,太原、运城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7家企业认定为 “中华老字号”,42家企业认定为“三晋老字号”;全省累计获批59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了对国家级贫困县综合示范全覆盖。全省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晋中农产品流通示范园、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试点;积极培育打造100个乡村e镇,在15个县推进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建设。
  
  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
  
   十年来,省商务厅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增量提质,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外贸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为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949.8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230.3亿元,连续跨越1000亿、2000亿两个台阶,累计增长135%,年均增长9.95%。2021年我省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9.9%,较201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我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0.39%提高至2021年的0.57%,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稳步提升,对外贸易主体持续壮大。
   十年来,我省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夯实外贸发展基础。2021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670家,较2012年增加了506家;亿元以上的进出口企业125家,较2012年增加35家;企业平均进出口额提升至13355万元,较2012年提高5194万元,外贸企业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省商务厅坚定不移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企业性质、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发生大幅变化。从企业性质结构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012年 的 29.5%提 高 至 2021年 的47.6%,民营企业占比保持在35.5%左右,国有企业由34.7%下降到16.9%。从贸易方式看,全省加工贸易占比由2012年的29.4%上升到2021年的57.4%;一般贸易占比由64.6%下降到33.2%,保税进出口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等新型贸易方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商品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由 2012年的22.1%提高至2021年的64.6%;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占比由 8.5%下降至1.15%。
  
  开发区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的战略部署,将开发区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商务厅锚定开发区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阵地”的目标,紧盯重点任务不放松,将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全省持续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巩固拓展“三制”改革成果,落实领导班子任期制要求,实行任期制目标考核;落实全员岗位聘任制工作要求,兑现绩效工资,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不断优化机构设置,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三化”改革,加大管运分离和市场化改革力度,持续推进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加强督导调度,完善考核评价,推动国家级开发区争先进位、省级开发区提档升级。
   提升产业集群能级,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谋划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提升有效投资,推动项目投产达效;聚焦开发区十大重点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和重点专业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拓展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推动开发区特色优势产业成链集群发展;着力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跨区域设置开发区,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开发区建设中小企业园、合作共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等特色“区中园”。
   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深化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最大限度发挥系统集成效应,让市场主体切实享受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在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向开发区赋权再到位,真正实现“区内事区内办”;顶格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效优质服务。强化水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高标准规划建设各项基础配套设施,让市场主体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高起点申建自贸区,围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以合成生物产业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保税物流、仓储、加工制造全产业链,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等园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并依托重点园区(或区域)申建自贸试验区。
  
  商贸流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贸流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商贸体系更加完善,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
   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7.3亿元,较2012年增长90.8%,年均增速达到7.44%。全省入统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6053家,比2012年增加3150家,增长108%;商品销售额2.1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02万亿元,增长94.4%。2021年,全省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批发企业256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零售企业66家。
   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趋势明显,教育、旅游、文娱、康养等服务消费市场发展迅速,消费市场不断提质扩容。2021年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872.1亿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全国平均(14.1%)10.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66.4亿元,同比增长24.2%,高于全国平均 (12%)12.2个百分点。在传统零售业态经营总体趋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网络消费快速成长,对全省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奠定了产业基础。
   推动全省商贸流通设施全面提升,通过新建扩容、改造提升,全省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实现硬件升级、业态升级,成效显著。运城市、太原市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在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排名中,太原市位列榜单全国第二,并连续5年跻身全国便利店城市发展前三名。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纳统亿元商品交易市场32家、城市商业综合体32个,评定省级步行街5条、特色商业街区32条,打造了2家国家数字商务企业、3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家企业入围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认定老字号企业69家,为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商务厅统筹推进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以项目招商、落地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持续做好招商工作 “服务员”、投资项目“信息员”、项目建设“督导员”,营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商、安商、富商、稳商,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新模式。我省开展了产业链招商,围绕我省十大重点产业链建立招商工作专班,强化招商统筹,协调联动,确保产业链招商务实、精准、见效。持续推进小分队精准招商,与各行业部门及市、县共同组成小分队招商专班,打造专业招商团队,开展精准攻关;开展重点展会品牌招商,依托中国 (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平台,聚焦展会客商资源优势,加大投资推介和招引力度;稳妥开展市场化招商,积极与国内外招商中介机构、高端咨询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各类商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聚焦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以企招商和股权招商。
   近年来,山西省商务厅积极洽谈签约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2019年以来,外来投资额达10亿元以上的重大开工项目共342个,总投资近9000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18.6%,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签约落地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成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和亮点。
   除此之外,我省完善服务机制,创优营商新环境,出台《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领导包联机制》《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山西省外来投资企业投诉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企业涉法维权问题协调工作机制》等,帮助投资者解决项目落地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改革完善考核制度,出台《山西省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把考核重点放在招商引资的成效和质量上,重点强调开工率和落地投资率,把开工率的考核权重加大到70%,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招商工作中更加注重项目落地、更加注重招商质量、更加注重招商实效。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