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27日
共青团泽州县委

“三个引领”拓展社会实践新路径

  本报记者 李茹霞 通讯员 于妍 冯永华
  
   立足泽州县情,聚焦“三个引领”,今年暑假,共青团泽州县委全面开展了“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团泽州县委延伸工作触角,积极与县教育局对接,联合开展了大学生返乡入校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出一条“服务有深度、实践有力度、未来有广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路径。
  
  平台共建 政治引领强起来
  
   建好服务平台。团泽州县委以人才强县战略为指引,面向全县征集岗位,20余个用人单位提供政务实践、公益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社会实践岗位130余个;依托“泽州新青年”“泽州教育资讯”微信公众号发布返乡招募令,报名人数达300余人,录取来自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学生130余人。
   构筑交流平台,探索网络团建新模式,建立泽州县“青春兴晋”学子实践联盟微信塔群,通过线上广泛发布相关政策、青年理论、活动信息、招募志愿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双联动”,促进联系机制常态化。
   铺就成长平台,选拔20名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兼任泽州县基层团组织青年干事,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团组织开展工作,帮助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社会化能力。
  
  活动联办 实践引领活起来
  
   构建“研学课堂”。统筹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将团课“搬”到红色教育基地去。团泽州县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先后赴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旧址、青龛村红色文化展馆、朱德出太行小道开展泽州学子基层行活动,进一步坚定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构建“力行课堂”。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此次实践活动岗位设置一定程度上向乡镇、村(社区)倾斜,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他们主动融入村“两委”,在疫情防控、政策宣讲、民事调解、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构建“‘双减’课堂”。70余名大学生重回家乡校园,协助暑期托管,指导近5000名农村学生进行艺体锻炼。
  
  机制先行 示范引领立起来
  
   建立实践保障机制,集中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纪律作风建设、办公保密知识、卫生防疫安全等,为接下来的岗位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临时团支部,任命20名“返家乡”大学生为县、镇级兼职团干部、青年干事,通过组织机构建立,形成层级负责、充满活力的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运行的规范化、协同化和高效化。
   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充分挖掘先进典型,表彰在基层治理、疫情防控、政务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大学生25人。
   建立省校合作机制,2017年以来,泽州县与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建立省校合作机制,每学期200名大学生到中小学顶岗实习。大学生暑期返乡入校的实施,形成学期内大学毕业生顶岗实习、暑期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为农村教学一线带来源头活水。

bds_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