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22日

汾河入境横贯霍州皇室后裔古宅称奇

  在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的管涔楼子山脚下,有一处水母洞,洞内的泉水就是汾河水的源头。汾河水从源头一路向南,流经山西的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等各市县。一泓清水,碧波长流,汾河在晋中王庄进入临汾霍州境内,南流有郭庄泉水汇入,朱家大院、千佛崖、霍州署等名胜古迹散落在汾河霍州流域,令人神往。而沿岸大规模的生态治理,让三晋儿女的母亲河容貌更加美丽。
  
  建设湿地休闲空间
  
    霍州境内东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汾河从西北切割韩信岭入境,流经市境西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横贯其中。
   霍州境内有大小河流三十多条,汾河是境内最大河流。这里拥有山西省第二大泉源——郭庄泉,沿东部霍山山峪还有上百条山间小溪流出。
   数十万年前,霍州境内已有古人居住,属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在汾河东岸的永合村、红崖堡村一带有考古发现。
   为了让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霍州于2017年启动汾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据了解,汾河上游段将实施水生态处理工程,建设浅流湿地、表流湿地;汾河城区段实施城市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城市驳岸空间、湿地生态空间、郊野休闲空间、滨水开放绿地等;南涧河分区段实施阳光草坪空间、节点休闲空间、亲水栈道空间、生态涵养空间等工程,建设景观园路、悬挑木平台、亲水平台、休闲栈道、湿地种植、丛林游乐场等;北涧河分区段实施堤防建设、河道疏浚工程;竹河分区段实施生态湿地建设工程。
   霍州努力做好这篇“水”文章,打造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亮点,让汾河再现“山青水秀、河畅岸绿”的秀美风光。
  
  明太祖后裔华居
  
    汾河沿岸,水草丰茂。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霍州汾河流域吸引了成百上千的野鸭、白鹭、大雁、灰鹳等飞禽候鸟群集群憩。它们或在芦苇觅食追逐,或在水边嬉戏徜徉,或在低空翩翩起舞,或在蓝天展翅翱翔,在享受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成了这片湿地新的主人,为美丽汾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汾河流域腹地,有一座古老的大院,堪称民间建筑奇观,这就是位于霍州城北许村的朱家大院。大院依山势而建,大小建筑24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雕刻巧夺天工,椽檩油漆经百年色彩依旧绚烂,地下通道更是经历数代仍神秘无穷。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被封为代王后,其第八子朱现改封霍王,也就是霍州朱家始祖。之后的覆王朱逊十三代孙朱连科,于清朝年间在河南、陕西经商,成为当地首富。清朝道光初年,将近暮年的朱连科,开始营建许村朱家大院。后来,他的长子秀伦、次子秀珍又用5年时间,建成了朱家大院。
   朱家大院主体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均有大门出入,层与层内设台阶楼道通连。各层主体建筑都是坐西朝东靠山砖窑,外设抱厦回廊。抱厦均为4根檐柱,阑额或浮雕花草鸟兽,或悬雕人物形象。各院窗棂图案以传统民间喜宴“四盘子一锅子”为主调,却又富于变化,不相雷同。南房为朱家小姐绣楼,东端一间向南开一个六角形天窗,位置在中院大门的顶上。
   更奇特的是,中院主体中窑内有暗道,据说直通村外山上。历经数代,朱家大院地下建筑神秘莫测,至今无人敢探。
   朱家大院的炉灶烟道设计独具特点。主体大院炉灶有70余个,统一从最高处冒烟。各炉灶同时生火,既互不影响,又不会因下院烟雾迷漫中、上院。
  
  现存唯一古代州级衙门
  
    霍州市境内名胜古迹有千佛崖、州署大堂、雁塔、鼓楼。霍州市文物旅游景区以霍州署为中心,成辐射状遍及全市境内。霍州署位于霍州市东大街北侧,以中国现存唯一古代州级衙门博物馆对外开放,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无论其位置选择、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
   霍州署相传曾为隋朝中郎将宋老生的幕府,又为唐朝尉迟恭的帅府行辕。以中部轴线为主的州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由南至北现存建筑分别有谯楼、丹墀、仪门、甬道、戒石亭、月台、大堂、科房等。
   霍州署内的主体建筑大堂是元代建筑,被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称为 “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梁思成认为,大堂建筑一奇在面阔三间,心间阔而捎间稍狭,四柱之上以极小的阑额相联,其上都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将中国建筑传统的构材权衡完全颠倒。
   霍州署与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构成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古代官文化系列,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与保护价值。
  
  千余石佛无一雷同
  
    在汾河水畔,霍州城南的郭庄村西,有一串石雕造像,被称为千佛崖。摩崖造像经唐、宋、元、明历代精雕细刻而成,大小石佛1000余尊。
   从现存石刻造像来看,暴露的石面雕刻面积南北长10余米,崖高约8米,向南延伸约20米。从千佛崖雕刻的时间和艺术上看,唐代是石刻发展的鼎盛时期。题记历史说明它从崇佛祀佛的唐代开始雕凿,后又历经漫漫700年的续刻,不知经过了多少民间雕刻艺术家的鬼斧神工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然而,如今的石刻却因地震、修筑铁路公路已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大佛头部震裂、臂部断残。据实地勘察,其下部还有约7米左右的摩崖造像被约8米宽的积土掩埋,有待进一步开发保护。
   石佛中,最大一尊大佛高8米,为唐朝时期雕刻,其造形端庄丰润、线条清晰,充分体现了唐代追求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另有千手千眼观音像,高为2米;其余小佛多为三躯一龛(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也有单佛一龛者,仅120平方米就保存了65尊石佛。这些佛像或坐或立,神态或慈祥或虔诚,无一雷同。
   千佛崖造像艺术有着明显的民俗化趋势,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既富于写实又兼收并蓄了民间艺术中想象丰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民间佛教造像艺术的独创精神和我国古代历代雕刻艺术在吸取外来文化时表现出的艺术民族化的独特风格。总之,千佛崖石刻是珍贵的古代文 化 艺术杰作。
      本报记者 田璐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