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8月20日

背包旅行 做自己喜欢的事

  2001年6月,从天津出发,到阳朔,小鹏开启了他的人生第一次背包旅行,一走就是20年,其间遇到无数艰难险阻,也面临过不少质疑的眼光,但他从未停下过脚步。
   小鹏背包旅行20年,从小众到潮流到变成普通人的日常,从周边游到国内游再到出国游,从跟团到自助到背包客再到网红打卡,不断发生着变化。最美好的青春、热情都播撒在旅行当中,小鹏很庆幸,这样的热情并没有被消磨殆尽,并在前不久出版了《背包二十年》讲述人生经历。很多读者感慨的是,他多年不变的“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决心。小鹏说,“我就想看看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不能过好这一生。”
  
  遭遇人生低谷想要放弃
  
    对于第一次背包旅行,直到现在小鹏都记忆犹新:2001年本科论文答辩结束的当晚,他买了一张火车票,硬座,24个小时,从天津到桂林,又转了一趟车到达阳朔,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背包旅行。他还记得那个“70升的、巨大无比的背包”,是找韩国的留学生同学借的,因为在当时根本还不流行背包旅行。
   去阳朔是源于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游记,对西街风情的描述尤其打动小鹏,让他心向往之。阳朔风景甲桂林,但更吸引他的是那些在西街开客栈的人,“他们每天下午就是一杯茶、一本书、一束阳光,聊的是喀纳斯、丽江、西藏,那种生活真是让我发自内心的向往。”
   第一次背包旅行结束后,小鹏开始四处找工作,打工赚钱。5年时间里,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旅游杂志编辑、栏目编导,但每份工作都不长,有的甚至还没超过3个月。因为他不愿被束缚,想拿起背包就走,喜欢哪里就待在哪里。而且每次背包行走,他总是能够写下、拍下旅行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新千年过后,各类旅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鹏发现通过写游记、当撰稿人的方式,可以把自己热爱的旅行变成职业。他很兴奋,每天废寝忘食地写,可生活依然拮据,“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和同学合租在北京五环外的地下室,有时能吃一顿肯德基就算是丰盛的大餐。”这么走着走着就到了2008年,在小鹏看来,那是他人生的低谷,“都说三十而立,可我什么都立不起来。”相比于物质的匮乏,更让他崩溃的是,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他未来的路怎么走,方向的不确定使他感到特别泄气,“当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要么放弃,就算了吧。”
  
  一夜穿越三个雨季重拾信心
  
    既然是旅行者,小鹏决定再次出发,在路上寻找答案。他原本规划沿着湄公河一路往南走,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次旅行刚刚开始,就结束了。”因为他到了老挝一个村子,那里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不通公路,每天只有一班船进、一班船出。在那个原始之地的“世外桃源”,他每天白天和村里的孩子们做游戏,晚上就着烛光教他们简单的ABCD,一住就是两个月。
   但在这个村子里经历的一个危险雨夜,小鹏至今想起来都脊背冒冷汗。一天早晨,他发现钱包里少了300美金和100元人民币,所有线索都指向客栈老板。他气极了,去找客栈老板理论,对方一下从后院抽出一把砍竹子的弯刀,怒气冲冲指着他。小鹏顿时蒙了,立刻跑到另一家客栈躲避。身处孤岛的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夜,雨一直下,内心绝望至极。
   人生要走过雨季,注定要穿越黑暗。这次旅行,小鹏觉得他经历了三个雨季,一个是真实的雨季;一个是旅行者的雨季,遭遇偷盗还受到死亡的威胁;再就是人生的雨季,对于梦想,他不停发出坚持还是放弃的自我拷问。
   从老挝回到北京,小鹏被热情洋溢的奥运氛围感染,他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每天踏踏实实地看奥运会。后来他不断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局、酒店以及航空公司的旅行邀请,人变得非常忙碌。他才意识到,自己前期的付出受到了认可,乘着奥运的东风,他重拾信心,振奋地开启了新的旅行之路。
   彼时国人刚刚开始到世界各地看风景,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那时攻略有很多,但游记还比较少。步履不停的小鹏适时出版了 《背包十年》,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那本书后来顺风顺水地卖了100多万册,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游记。小鹏用自己眼睛,用自己味蕾,用自己肌肤感受到的世界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念,让大家觉得背包客是很独立自主、很有意思的一种方式,让很多喜欢旅行的人成为背包客达人。
  
  “背包十年青年公园”记录蜕变
  
    2013年的冬天,小鹏飞到了丽江。那段时间看着身边往来的旅者,一个大胆的念头从他心里冒出来:他想把10多年来自己在世界各地积累的旅行经历释放出来,打造一家青旅,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就叫“背包十年青年公园”。
   实际上,对于一个背包客来说,小鹏起初完全不知道怎么做青旅。但他有个强烈的意愿,就是特别想改变青旅给人留下的脏乱差印象,把它慢慢发展成一种年轻人主流的出行方式。
   小鹏坦言,他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青旅,让那里成为旅行者的精神家园。他自言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但特别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非常难得的团队,才创立了口碑不错的青旅牌子。
   青旅里繁多的事务也没有让小鹏放弃旅行,他几乎还是每个月都在路上,每两三年写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每当发现青旅可能会出现问题,他就会通过旅行去“自救”,他坦言“做青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且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控的,没有一个1234的道路摆在那里,但我脑子里有个想法就会去做,不会想太多”。
   慢慢地,“背包十年青年公园”的氛围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温暖的故事又带来了更多的人。
   小鹏印象很深,每一次跨年、周年庆时,会突然发现身边一下子多了很多朋友,多年以来这也形成了“背包十年”独有的社群氛围。他坦言,这些聚在身边的人也是自己前进的动力,“义工、之前的小伙伴、客人,几乎每次他们都会回来,很多人来了一看就是超过十次的熟面孔。”
  
  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背包旅行,除了遇到危险,往往最难消纳的就是孤独。有一次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临近春节的一天晚上,他在一家时髦的餐厅吃了一顿大餐后,又跑到一个酒吧喝了两杯。露天咖啡馆里忽然飘来一阵熟悉的旋律,是Akon唱的《Mr.lonely》。小鹏一瞬间被击中,感到特别孤独、特别难过,突然就想回家,回到爸妈身边——于是便跑到外面的平台,把衣服脱掉,仰面朝天,在那儿待了很久——恰恰也是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孤独的反面,就是自由。
   2019年,小鹏去圣地亚哥徒步。“那次徒步每天走三四十公里,每次都很疲劳。最辛苦的是倒数第二天,下了很大的雨,我带的两身衣服完全浇透了。浑身湿漉漉负重赶路,真的特别难受。走到下午,体力不支,路边有一把长椅、一个咖啡馆,就会找任何一个理由让自己停下来歇一会儿。”
   按原计划小鹏早就应该走到目的地,但当时他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无意间一抬头,看到晚霞特别美。他愣了,兀自待了很久,想到目的地遥遥无期,感到有点绝望。当晚霞从蓝色过渡到紫色,渐渐转暗的一瞬间,小鹏突然发现自己忘了一身疲惫,也忘了心里的绝望,甚至忘了眼前的美景,他心底产生了一个特别明确的想法,觉得那一刻自己特别帅,还特别想发微信跟最要好的朋友讲。这个想法给他带来特别大的愉悦,以至于走最后那段路时觉得一点儿也不辛苦,很轻松。
   小鹏笑言,就在那一刻他接纳了自己。在他看来,就是世界观在发生作用,这套世界观的核心,就是找到了通往自由的道路,“它由三部分组成: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坦然面对生死;找到一个灵魂的栖息之地。之前觉得家就是爸妈所在的地方,后来发现家就是我给自己打造的乌托邦。心安之处即为家,无论在哪里,只要在内心深处获得平静都是回家的感觉。”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背包文化的潮流几经改变,小鹏也曾不断尝试。2017年,他看到短视频的发展方向,但是受之前工作思维的局限,他觉得至少需要编导、摄像、分镜、助理4个人拍摄,于是买了一堆设备请了几个人到世界各地去拍。后来他发现,“我的想法传递给摄影师,摄影师再剪辑出来和我的想法总是差了点。”就这样片子做了差不多一年,去了十几个国家,“基本是自娱自乐自嗨。”
   吃一堑长一智,做事力求完美的小鹏决定自己学自己拍,连无人机技术也是从头学起。到现在,他自己已经剪辑了六条主题叫做“被青旅黏住的人”的宣传片,没想到反响很不错,还有人催他赶快更新,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小鹏觉得,虽然自己没有赶上自媒体最火的时期,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他就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据《北京青年报》

21.001; wv) A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