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9月13日
农业高效 乡村宜居 农民富足

太原蹚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 陈晓凌
  
   “从量变到质变、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田园变风景、农房变客房、村庄变景区……”9月1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局专场发布会。太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太原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品质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太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太原狠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和兜底保障等各项措施落实,阳曲县、娄烦县高质量摘帽,1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992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入驻率、产业就业保障率、旧村腾退拆除率、土地复垦复绿率均达到100%。
   乡村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开启。太原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力推进。“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等6个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申请认证“三品”产品495个。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设施蔬菜产业向“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配套齐全、优质高产”发展。融合化发展激发活力,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打造了“一小时车程”的休闲农业旅游圈。
   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志鸿在会上介绍,太原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平均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个、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
   除此之外,太原城乡融合加快步伐,农村面貌明显改善。至2020年底,太原市累计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8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3个;2019年和2020年,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6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8年以前的35%提高到86%,排名全省第一;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村公路总里程6361公里,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全覆盖;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行政村光纤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建成3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399个村级服务站,服务点覆盖率超过70%;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覆盖率分别达到96.17%和96.15%。
   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太原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结束,1364个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登记赋码、证书颁发全部完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目标。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5元,增长7%,长期居全省首位。
  小农业做出大文章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太原围绕“稳粮、强菜、优果、兴牧”的发展思路,持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粮食播种面积106.48万亩,启动了“万亩千片百园”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形成3个万亩核心示范区、5个千亩核心示范片、10个百亩核心示范园的设施蔬菜发展格局。突出龙头企业培育。认定监测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48家,新认定和监测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95家。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7家,指导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家,提升产业聚集、辐射带动能力。
   突出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以醋业为龙头的酿品产业,引领带动10大产业集群发展。挖掘“六味斋”老字号品牌价值,提升宝迪、大象屠宰生产能力,培育肉制品产业集群等。据悉,截至7月底,太原市10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9.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2亿元的80%。
   郭志鸿表示,“十四五”太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任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太原篇章。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