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0月11日
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实现分级保护

太原蹚出“非遗+”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任小芳
  
   10月9日,记者从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太原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四县(区)共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7项。目前,具有太原市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基本列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名录,实现了分级保护。此外,太原通过不断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索非遗传承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非遗+”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全国首批 山西唯一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原文化部于2010年6月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晋中全境和太原、吕梁两市的8个县(区、市),共19个县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太原市所辖的晋源区、小店区、清徐县、阳曲县四个县区。
   太原地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错地带、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形成了太原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晋剧、莲花落、老陈醋、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世代相传,其所蕴含的晋商文化、农耕文化、手工文化至今仍传承有序,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文化形态。截至目前,太原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省级65项、市级160项、县级43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65人、市级136人、县级286人;共有非遗传习展示中心6个、传习基地25个。
   下一步,太原市将在太原古县城设立太原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体验展示中心,设立“非遗展示和数字化体验区、非遗直播和研学交流区”两个区域,将太原市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宣传,使其成为展示太原市非遗成果的重要公益性文化窗口,成为有地方文化内涵的网红打卡地。
  
  打造基地 传承精髓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紧紧围绕 “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实财政资金、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完善非遗场馆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支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积极为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创造条件。同时,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和传播交流活动。运用现代技术对非遗项目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和濒危状况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记录。
   目前,全市拥有市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1个,县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5个(保护实验区内4个),分别为小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阳曲县、清徐县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进校园、进部队、进社区展示展演活动。通过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走出了 “非遗+”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建设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刘家堡非遗小镇,引进重点非遗项目20余家入驻。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基地 “太原古县城”,引进了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老陈醋酿制技艺、太原传统面塑等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