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1月19日
沿着英雄足迹·游山西百条红色线路

红色运城 晋南革命心脏

  本报记者 田璐
  
   一间朴素无华的故居、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座耸立的纪念碑、一处孕育革命火种的旧址……运城是一块富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挖掘革命遗址的同时,注重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知晓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如今,在临猗、新绛、夏县等地,傅作义故居暨傅作义生平展室、大益成纺纱厂革命旧址、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等革命遗址成为了运城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上的目的地,吸引着更多党员干部、青少年和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教育,体验红色文化。
  
  傅作义故居暨傅作义生平展室 秉承儒家文化 弘扬革命精神
  
    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有一处傅作义故居,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旅游文化园为目标,不断发掘红色文化,发展特色休闲度假旅游。
   傅作义少年好武,先后考入山西太原陆军小学、北京清河陆军中学、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参加过辛亥革命山西起义。北伐战争中,坚守涿州;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解放战争中,在北平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傅作义故居原有两处建筑,其中老宅一座,新宅三座,分别是傅作义的祖父和父亲修建的,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2年,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傅作义故居旧宅和其堂弟傅作维家的旧屋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建有仁义巷、铜铸像、报国树、傅家园、荷花池等景点。
   仁义巷就是故居前的小巷,据说是依据傅氏家族秉承的儒家文化而建造的,傅作义兄弟十人,名字都是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的顺序排列的。当时建有牌坊,因年久失修早已倒塌,现又在原址上重建,旨在传承儒家传统文化“仁、义”。
   报国树是傅作义幼时栽种的,寓意为立志成才、长大报国。在他和亲友的精心管护下,树木长势茂盛。如今,这棵树上还留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用刀砍下的痕迹。1957年,傅作义回归故里,站在报国树下,他对乡亲们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9年,故居启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景观大道、奋斗广场、观河长廊凉亭、小游园等工程。在故居东边,开设了傅作义生平展室。展室名称由邓小平题词,室内160多幅照片、近百件实物,真实地反映了傅作义一生的丰功伟绩。
   如今,作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的傅作义故居,当地政府要将其打造为“黄河风情旅游带”景点之一,让广大游客体验高品质红色之旅。
  
  大益成纺纱厂革命旧址 现代工业遗存 保留历史原状
  
    1927年,在新绛县古交镇桥西村南部的一间纺纱厂里,1000余名工人集结在这里,为了反对压迫剥削,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这间纺纱厂名为“大益成纺纱厂”,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历史的记忆,镌刻着红色的基因。
   1894年,山西布政使胡聘之募银筹办“绛州纺纱厂”,后因财力不足和政局变化而夭折。1926年,新绛人李通重新成立了“大益成纺织公司”,到天津怡和洋行购回从英国进口的全套纺纱设备和动力锅炉、发电机等设备,修复了100间锯齿形厂房,加盖了锅炉房、机电楼、机修车间、库房等建筑。该厂横跨3个世纪,经历了绛州纺纱厂、新绛工艺公司、新绛大益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日军管理三十三厂、新绛三林纺织厂、晋南纺织厂、新绛纺织厂等多次变革。1997年改制后,成立了山西新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该旧址由办公区、动力区、纺绩部、织造部4个部分组成。25米高的四边形水塔上面,用红砖镶嵌的“双喜临门”图案,格外引人注目。
   大益成纺纱厂是中国最早开办的民族纺织企业之一,是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工业遗存,空间结构、建筑布局和空间尺度仍保留着历史原状。如今,作为革命教育基地,众多游客到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 领导机关驻地 河东革命摇篮
  
    提及运城的红色景区,晋南革命圣地韩家岭,绝对值得一去。
   韩家岭位于中条山腹地的夏县西沟村,自“河东群众领袖”嘉康杰将中共河东中心县委驻地迁至韩家岭,这里便成为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中共河东特委、中共夏县中心县委等领导机关驻地,中条地委、中条西地委、晋豫地委及太岳五地委、太岳三地委也在此活动,因而这里成为了晋南革命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堪称“河东革命摇篮”“晋南革命心脏”“红色延安的大后方”。
   步入村内的红色革命纪念广场,“晋南革命圣地——韩家岭”纪念碑屹立在广场中央。纪念碑的正北方有3座建筑,自东向西依次是韩家岭纪念馆、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和嘉康杰故居。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这些建筑显得格外神圣。
   据了解,中共夏县中心县委在韩家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设:建立了培训基地,先后对各县游击队主要骨干集中进行军事政治训练,提高了他们的军事技术和战斗指挥能力;举办各县党政领导干部训练班,集中学习战略方针,提高了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设立合作社,负责从山下及阳城等地运回日用品,解决了地方组织和部队生活所需;在曹家庄建立起修械所,主要生产 “八音手枪”,这是晋南唯一的武器制造和修理基地。
   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的背后,是翻修过的革命时期使用的后勤窑洞。窑洞里,摆放着当年游击队训练时用过的手榴弹外壳、子弹壳、喊话筒,还有当时县委机关办公桌椅等革命文物。
   嘉康杰故居是在韩家岭的一个庄园内,1941年被日寇烧毁,现为根据原貌重新修建的,已经成为了嘉康杰纪念馆。整个纪念馆由嘉康杰生平展厅、办学展厅、革命运动展厅和嘉康杰生活场景4个部分组成。堂屋上方,“敬承世德”牌匾赫赫醒目。当年,就在这个院子里,嘉康杰烧地契、免地租、开仓分粮,为他在韩家岭一带积累了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办学展厅展示了他一生致力于办校的事迹,在1921年到1933年之间,他共创办了1所小学、6所中学,培养学生3000多人。
   多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完善和翻修嘉康杰故居、中共夏县中心县委遗址、韩家岭纪念馆等,这里先后被列为运城市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运城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等。游客至此,总能从历史的印记中深刻感悟到“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