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1月18日

“抗疫”战场成思政育人大课堂

  “我报名!”“我也报名!”“算我一个!”近日,天津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天津大学需要立即组织两大校区3万余人进行核酸检测。一声令下,大批师生志愿者立即响应,踊跃报名。校园“抗疫”成了立德树人的“思政大课堂”,许多年轻人穿好“白色铠甲”防护服投入“战疫”中。
  
  志愿服务彰显青年担当
  
    1月9日清晨,由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建筑学院数百名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早早来到卫津路校区体育场,开始准备工作。
   “在微信群里看到参与志愿者工作的号召,我们就来了!”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李浩僮说,“当时还没有接到推迟考试的通知,本来下午都有考试,我们想着利用上午的时间为老师和同学们做点儿事情。”
   寒风刺骨,可很多志愿者厚实的迷彩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透,组织排队、维持秩序、队伍引导、检测扫码……很多志愿者在岗位上坚守了十几个小时,协助医务工作者完成了数万名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崔红一次次被可爱的年轻人感动:发布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的通知时,学生们报名的信息迅速刷屏;在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为了节约时间,在寒风中吃了几口饭就一路小跑投入战斗。她感慨道:“每个学生都自觉用行动跟进,展现出家国情怀和青年担当。”
  
  探索思政课改革新命题
  
    从2020年开始,天津大学就开始探索如何讲好网上思政课,让思政课在全民“抗疫”关键时期和常态化时期铸魂育人。“这是我们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命题。”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说。
   2021年4月,“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诞生。“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天津大学第一时间组建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讲师团”,短短一个月内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开展了30余场系列宣讲,听众达数万人。
  
  构建“大思政格局”
  
    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54教室内,30余名学生围坐在教师马明周围,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读书会。马明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但他还有另外几重身份——化工学院“读书会”领读人、学生思政班主任、课程思政工作小组共建教师、思政课“授课小组制”里的专业课教师。
   在天津大学,几乎每一名思政课教师都“身兼数职”,学校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建的方式,实现学生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构建大思政格局。
   “在实际操作中,思政课教师主讲哪个学院的课,就负责和这个学院共建,这样就和专业课教师、学工队伍及学生骨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协同共建关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斌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互补互融,课堂也更生动了。”
  据《中国青年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