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6月23日

系统治水铁腕治污还龙城一泓碧水

  本报记者 郭丽菲 文/图
  
   6月21日,夏至节气。太原汾河景区波光潋滟、水鸟翩跹、绿意盎然,昭显着夏日的蓬勃生机。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为了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近年来,太原市持续发力系统治水、铁腕治污 ,推进雨污分流改造、老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让一泓清水入汾河。
   当天,本报记者跟随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采访团走访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清徐县东于污水处理厂,行走清徐县南白石河流域,感受太原系统治水的丰硕成果。
  
  扩建改造 不让污水流入汾河
  
    当天上午9时,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内,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改造工程已完工35%,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56年,1959年正式投产,最初的工艺系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我国华北地区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也是“一五”期间国内首批兴建的污水处理厂之一。1984年,为了充分利用污水资源、缓解太原市用水紧张的状况,太原市政府投资对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艺改造,由传统活性污泥法改为生物吸附再生工艺,提高了二级处理能力,处理后的水回供太钢,作为冷却用水的补充水源。该厂成为当时国内首家实现污水规模回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990年,为了满足对回用水质的特殊要求,再次将生物吸附再生工艺改为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A2/O工艺。
   进入新世纪以来,近五十年的连续运行使得早已超过使用年限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不堪重负,基础下沉、水池渗漏等问题日趋严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检修任务繁重,维修资金年年增加,加上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水量不断增长,已经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
   2003年,该厂第三次进行了扩建改造。扩建后的新厂于2006年10月竣工进入试运行阶段,服务范围北起上兰村,南至赵庄,西起汾河,东至小返河,服务面积32.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8万人,出水主要用于城西水系和汾河公园的补充水源。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加大,2022年,这座老厂迎来新一轮的扩建改造。
   “我们在原厂址内实施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不新增用地。”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李军介绍,工程设计总规模8万吨/日,其中扩建工程设计规模5万吨/日,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3万吨/日。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大大降低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逐步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汾河。”李军说。
  
  管网密布 污水汇入处理厂
  
    在清徐县东于镇中高白村一处干净的院落里,女主人连爱萍把刚刚清洗干净的几件衣服搭在铁丝上晾晒。
   “小孙子调皮,衣服穿一天就脏了,每天都要洗。”连爱萍一边说着,一边把一盆脏水倒入院落中央一个方形水池中。污水顺着院落中的地下管道流入街道地下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污水处理厂。
   “以前,脏水都是直接排到院外街道上,不仅污染环境,冬天结冰还有交通隐患。”中高白村党支部书记牛瑞君说,全村900户居民,已经完成污水管网改造800多户,再有半个月可以全部完工。
   “目前,包括中高白村在内的7个村共计7000户村民的排水,纳入了污水收集管网,每日污水排放量约8000吨。”东于镇党委书记黄治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为实现南白石河流域内村庄生活污水全收集,实现雨污分流,清徐县对南白石河流域内大北、小北、水屯营、东于、东高白、中高白、西高白7个村庄进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开展村庄内大街小巷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目前8.72千米的主管网和4.5千米支管网已全部完成,联通各家各户的毛细管网已完成67.89%。待今年年底前毛细管网全部完成后,大北、小北、中高白、西高白、东高白、东于、水屯营村7个村庄污水可达到全收集。
  
  污水变清水 回收再利用
  
    从村民连爱萍家流出的污水,经过毛细管网进入村里的支管网,再经过主管网,最终流入东于污水处理厂。中午时分,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东于污水处理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格外醒目。
   东于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是一项急难新重点工程,也是一项环保民生工程,于2021年12月25日顺利通水启运。
   东于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东于镇及周边村庄约3.54万人的村镇生活污水,以及县城西南部部分市政污水和西关大街、凤仪街、307国道清徐段市政化改造等区域内的其它市政污水,以分担清徐县城污水厂的压力。
   在厂区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污水排放口,这里排放的是经过处理后的污水。看到清澈透明的水流缓缓流过排放槽,简直无法相信与“污水”二字产生联系。厂区负责人将处理前的污水和处理后的清水放在不同的器皿中向大家展示,前后变化的巨大差异一目了然。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污水进行化验。据工作人员介绍,由污水变清水,需要经过预处理+A2O+MBR+反硝化滤池+紫外线消毒等多项工艺。经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中COD、氨氮、总磷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排水水质要求,其余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中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要求。
   据介绍,东于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转,大幅减少了向外环境排放污染物,使南白石河流域的生活排水得到有效处理,对解决南白石河下游断面水质问题,以及改善周边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处理后的尾水达到中水水质,可回用于企业生产补水、河道补水、厂区绿化以及消防水等,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雨污分流 还河流水清岸绿
  
    南白石河是汾河的二级支流,东湖退水渠、九斗退水渠与南白石河相连,经磁窑河,最后汇入汾河。过去由于雨污合流,污水入河、淤泥堆积,加之河水流动性先天不足,久而久之,南白石河形成黑臭水沟。
   去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了清徐县南白石河水污染问题。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督察整改工作,研究制定南白石河污染问题整改方案,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污水治理等一批工程性、根本性治理项目相继展开。
   记者在清徐县东于镇南白石河与九斗退水渠交汇处看到,河道治理已初见成效。清徐县水务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张培亮介绍,南白石河上游段主要负担南留营、牛家寨、柴家寨等村庄的农田排退水,以生态恢复为主;下游段靠近工业区,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出U形渠。完成治理后,南白石河最大流量可以达到110立方米每秒,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未来,经过岸堤绿化,一条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南白石河新画卷将展现。
   采访当天,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传来消息:2022年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的考核要求,太原市境内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共6个,分别为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河底村、迎泽桥、韩武村断面。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今年1至5月份,太原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并且全部达到优良水体,水质持续向好,稳定提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