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18日

黄河沿岸调研 助力生态建设

  本报记者 张丽
  
   近日,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共饮黄河水,保护母亲河”实践队,前往运城市河津市禹门口及芮城县等地,通过实地调研、拜访援越抗美战争老兵等方式,开展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
   禹门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峡谷中,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这里两岸峭壁夹峙,形如门阙,水势汹汹,声震山野。实践队前往禹门口黄河沿岸,组织开展了垃圾清理整治,在河道排沟打捞废弃漂流物,清理垃圾、杂草,确保河道两侧环境卫生清洁。同时,队员们还向在河堤散步、垂钓的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号召大家增强环保意识,爱护河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乱扔垃圾、节约水资源,创造整洁美丽的河流环境。
   经过两个小时的地毯式搜索,实践队共清理了近40公斤河滩垃圾,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干净舒适的游玩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的发展历史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践队采访了芮城县援越抗美三等功臣荆尚田老先生。“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两岸,是黄河的水土养育了我,小时候住的是旧砖房,吃的是地瓜干,喝的是黄河水,出行就凭着两只脚……那时候的黄河黄沙滚滚、波涛汹涌,哪里能见到现在这么干净的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黄河仿佛一条巨龙,奔腾跃动,滔滔向东。所有中华儿女应共同守护她,永葆美丽容颜,让她成为一条万古长青之河,成为一条奔流不息之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
   随后,实践队怀着严谨求知的态度前往圣天湖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保护区内环境优美、道路干净整洁,但滩边仍有不易发现的残余垃圾。队员们手持环保垃圾袋,撸起袖子,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在保护区内拾捡饮料瓶、塑料袋、烟蒂等废弃垃圾,为守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本应像湿地保护区内如今这般清洁美丽,令人赏心悦目。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气候变化、无节制开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都加剧了黄河污染的状况,我们应该躬身实践,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实践队一名队员说。
   “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队员们还认识到,“净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是在激发广大青年群体环保责任意识的同时,启迪青年继续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讲好新一代的黄河故事。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