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23日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加工中心操作工屈旭琪

手工匠人精益求精托举“飞天梦”

  本报记者 刘琴
  
   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征程中,面对高品质的零缺陷要求,产品质量是航天人永恒不变的追求,更是决定航天事业荣光的制胜法宝。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加工中心操作工屈旭琪就是这样一个制造航天产品的手工匠人。
   参加工作以来,她立足数控加工岗位,凭着刻苦钻研、扎实奋进、大胆创新的精神,获得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三八红旗手、“三晋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管研究院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
  
  开启奋斗之旅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航天发射装备的研制和批生产工作。2013年3月,怀揣航天梦的屈旭琪,最终选择在这里开启奋斗之旅。而她的工作,就是生产制造这些大国重器。
   作为一线生产的技能人员,她致力于技术、技能双提升,生产加工、质量管理齐学习,因为她知道,只有吃透专业技术,做复合型技术人才,才能将技能水平发挥到极致,才能制造出“有灵魂”的精品。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她在参加工作以来,出色地完成了各类型号产品液压零部件生产加工任务,所加工的航天装备零部件合格率达到了100%。
   面对大型立方体阀体结构件需要加工出600多个不同形状的成型套孔时,团队成员都认为136把加工刀具、268分钟的加工时间、1356段的加工程序,加工出表面光洁度达到1.6um,成型深孔0.025mm到0.032mm的加工尺寸控制在公差要求范围内,就是大型立方体阀体结构件加工出的最好状态和最高效率,屈旭琪却站出来说“不”,她认为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该有优化和提升的空间。
   屈旭琪决定用事实说话,开始一遍遍模拟走刀路线,一次次尝试成型套孔加工过程的最佳状态,一把把刀具试切加工参数。她在机床旁边一站就是4个小时,最终将一串串数控加工程序段精简至867段,使用的加工刀具减少了16把,加工时间缩短至187分钟,成型套孔加工表面光洁度高达0.8um,0.007mm的加工公差控制在0.0035mm,加工完成的立方体阀体结构件,明晃晃的外表格外吸人眼球。
   屈旭琪表示,产品质量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作为一线生产操作工,保证产品度量是本职工作,更是责任和使命。
   她先后参与完成技术攻关32项,改进技术操作方法12项,针对关重件、外形复杂异型件加工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总结提炼了《标准作业指导书》,实现了产品加工的标准化,使质量一致性得到了保证、一次交验合格率大幅提升,提炼出一种数控车床通用刀架、一种液压起竖缸筒吊挂工装,获得国家专利,《空间半盲倒锥孔高效加工》获国防科技工业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一种环装零件快速拆装装置》获中国航天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三等奖。
  
  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在工作中,作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航天金牌班组长,为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辐射带动班组营造出“能干会写”的工作氛围,屈旭琪主动承担车间精益员、质量员、宣传员等多项管理工作。
   从新研制产品的技术攻关到成型产品的加工方法固化,屈旭琪先后参与完成的“五轴加工中心快速换产”“大型薄壁红简族共防变形支排工装改进”等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功关改进项目,为企业节创价值两百余万元。
   她主动学习、掌握公司质量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通过强化质量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教育,并对部分岗位操作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有效推动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以面向产品、面向流程、面向组织为抓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推进数字航天建设、精益生产模式的推行和ERP、MES等数字化建设工作,提升了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加工水平,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经过多种工作岗位的历练,屈旭琪已成长为集工艺、编程、操作、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今后,我必将一如既往在岗位上用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毫厘不差的工作态度和‘一次做对’的航天质量文化时刻警醒自己,高质、高强、高效地完成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任务,在实现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再立新功。”屈旭琪如是说。

2032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