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1月09日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大棚里种出幸福感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卢孟东
  
   “收西红柿了,大家快来干活啦!”1月7日,在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张家湾村蔬菜大棚内,一群村民正在为采摘成熟的西红柿而干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响彻在这片充满着希望的田野,也预示着村里投资建设的这些蔬菜和食用菌大棚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元旦刚过,张家湾村的大棚里已经到处是忙碌的场景。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摘西红柿,有的在忙着给大棚里的秧苗施肥、除草、浇水。鲜红的西红柿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将带着村民致富增收的希望陆续走上市民的餐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张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斗刚刚带领村民为大棚里的西红柿浇完了水,整个大棚打理得整整齐齐,旁边还堆放着一筐刚摘下来的西红柿。他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张成斗介绍说:“大棚天天离不开人,过年过节也必须天天照料,不然就会影响生长。把这个西红柿照看好了,就能带来一个好收成,村民们干劲很足。”
   元旦过后,春节前夕正是蔬菜销售价格高的时候,为了抓住这个黄金时段把西红柿卖个好价钱,张家湾的村民们选择在大棚里过元旦。大棚中的村民高兴地说道:“今年的西红柿价格还不错,这几天每天都能收获不少,今年我们都能过一个好年了。”
   “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试种了两个蔬菜大棚,结果发现,大棚种植相比露天种植优势更多、效益更好。”张成斗说,“蔬菜大棚抗击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同时由于温度可控,每年还可多产好几茬蔬菜,让土地重复‘生金’”。为了让蔬菜大棚种植更加科学化,张家湾村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为全村参与种植的村民进行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村民们学会了科学种植、浇水、日常监测、施肥等技术和大棚管理方法,现在村里的大棚一年四季都有菜,每次换茬之后紧接着就种植下一茬,村民的收入有了保证,日子也越过越舒心。
   产业兴旺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张家湾村始终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大力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如今,张家湾村全村共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24.3亩,建设食用菌大棚14栋、日光温室大棚2座、冷库1座。去年产出灵芝粉400斤、香菇3万斤、羊肚菌250余斤。同时投资30万元,建设了2栋蔬菜大棚,试种有机西红柿、黄瓜和香瓜。
   其间,张家湾村不断改良和引进大棚内的各种设施,使其拥有良好的种植条件,从而产生更大效益。张成斗表示,张家湾村将继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创品牌、促集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持续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