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4月19日

我省“六大提升行动”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赵云云
  
   4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山西省2023年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有关情况,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副组长李东洪介绍说,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主题是“提升”。在去年全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我省统筹考虑发展趋势和预期目标,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十二字方针,确定了今年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目标。
   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市场主体增速保持在16%左右的合理区间,总体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年底前,力争市场主体净增64万户左右,其中企业净增21万户左右。
   在结构上,持续调整优化。市场主体多元发展,企业梯次培育成效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十大平台”市场主体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年底前,力争全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达到28%左右,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到36户左右,超过上年全国平均水平。
   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大幅跃升。企业对GDP增长及税收、就业增加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年底前,力争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到47%左右。
   对今年重点任务,李东洪表示,《行动计划》重点安排了6个方面的提升行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提速扩量、提档升级。
   在组织保障方面,共安排6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强化调查研究;强化助企纾困;强化督导督办;强化考核评估。
   李东洪表示,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按照“五抓五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凝聚各级各部门抓落实的工作合力,抓细抓具体、抓实抓到底,上下联动、齐心协力,让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持续推动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 加快推进智创城产城融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持续出台扶持政策、打造孵化平台、构建创新生态、加强试点示范,全省双创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闫中立表示,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快推进智创城产城融合、功能提升。
   今年省发改委将从部门预算中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服务平台,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研发、产品检测、资金需求、规模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增强产业集聚粘合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研究制定智创城评估管理办法,推动建设集创业规划咨询、技术检验检测、创投金融投资、市场渠道拓展等一站式双创服务平台,形成“商务+规划+技术+金融+市场”的高能级孵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功能,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发挥好全省双创领导小组牵头单位作用,推动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平台和孵化平台。2023年,新增3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省级众创空间、20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加强工作调度,推动双创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省发改委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智创城和双创示范基地内的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单个智创城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区域类示范基地的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高校科研院所类示范基地、企业类示范基地的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通过支持一批公益性强、服务范围大、带动作用强的双创平台项目,带动更多的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省工信厅 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净增800户
  
   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是持续性培育工业经济新骨干的根本途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布会上,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胜华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7662户,为厚植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下良好基础。为确保完成“十四五”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破万家硬核任务,2023年我省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净增800户,并将采取以下举措。
   首先是强化政策惠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意见》等政策举措,提高惠企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实效性。
   其次是拓展升规渠道,助力规下工业企业成长壮大升规、同类企业兼并重组升规、工业个体转企升规、已达规企业主动升规、新开工企业投产达效升规、其他行业企业转专业升规。
   再次是优化服务帮扶,组织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开展摸底调查、入企服务,帮助“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化解痛点、破解难点,稳岗稳产、达产达效。
   四是落实推进机制,认真落实 《“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万家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水平和执行力。
   据悉,今年我省已培育公告了96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13家。一个涵盖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余胜华表示,下一步将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定制专属金融产品,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落实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作配套签约活动,推动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
  
   省农业农村厅 扎实推进龙头企业量质齐升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是构建农业领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的硬核支撑。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说,目前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850家,增长28%。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5家,省级龙头企业826家。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继续落实市场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扎实推进龙头企业量质齐升。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梯次培育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小农户发展。力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超过900家。创建100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的主体矩阵。
   实施加工业补短板行动计划,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龙头就是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支持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当链主。补链条就是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标准化原料基地,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兴业态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建一批冷藏保鲜设施,构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特优农业专业镇主体集聚、产业发展。树品牌就是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的路径,提升“有机旱作·晋品”的品牌影响力,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统筹整合产业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加大对农业市场主体的扶持。按照产业园项目补助1亿元,产业集群补助2亿元,产业强镇补助1000万元。在推进临猗、平顺、榆次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晋南苹果、山西中药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续建项目建设的同时,新创建1个国家产业园、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安排龙头企业补助资金1.5亿元,新注册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奖补资金2000万元,创设优化政策,精准服务主体。
   赵文志表示,总之,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场主体提升年的决策部署,扛牢政治责任,强化调查研究,创优营商环境,全力助企纾困,全面激发农业市场主体新活力。
  
   省商务厅 今年“四上”企业新增600个左右
  
   近几年,全省开发区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持续集聚转型发展磅礴动力,狠抓项目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创优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不断彰显。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任素芬表示,2023年,预计全省工业类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将新增100个,“四上”企业将新增600个左右。
   高质量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任素芬说,下一步将继续滚动开展 “三个一批”活动。以“三个一批”活动为引领,引导企业、项目、资源、要素加快向开发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强化“三个一批”项目的跟踪调度和评价管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做好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更多项目尽早开工投产达效,推动更多市场主体落地发展、投资兴业。
   其次是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开发区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工业类开发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支持开发区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开发区培育引进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持开发区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的高成长性企业服务机构。用好中小企业园建设资金,有效提升已授牌的开发区中小企业园区建设水平,同步开展2023年度中小企业园创建申报工作,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引导更多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
   再次是持续深化“三项改革”集成效应。进一步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单项改革推进措施优化完善。加大“承诺制”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提高信用监管质量。高标准兑现政府统一服务事项,工业类开发区全部完成区域评价工作。积极推进“标准地”储备,构建“地等项目”格局,工业类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建立“全代办”标准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全代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以“三项改革”为重要抓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来晋发展、入区发展营造更优更活的营商环境。
  
   省文旅厅 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今年,省文旅厅按照‘先行先试、分类培育、示范引领’的工作原则,推动10个县(市、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市场主体活跃、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经济支柱效应的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发布会上,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少卿表示。
   在涵养市场主体发展方面,山西省文旅厅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提升和建设一批文旅康养景区、特色民宿、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旅康养示范区等支撑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大力推动资源活化、体验优化、服务信息化,在文旅康养领域提升品质、丰富业态、完善服务,着力打造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大力促进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进一步完善文旅康养领域的要素市场,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创新业态发展,集聚一批活跃的、具有成长潜力的市场主体。推动文旅康养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引导中小文旅康养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文旅康养集聚区涵养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能力。
   以全域旅游理念配套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风景道、自驾道、运动道、休闲道等交通设施,完善游客集散、导游导览、自驾服务、公共交通、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推进5G信号全覆盖,建设综合性智慧旅游服务和监管平台,带动区域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对文旅康养集聚区进行财政资金奖补,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文旅康养设施。持续加大政策集成创新和支持力度,引导各地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支持政策,注重政策协同,集聚政策合力,抓好政策落实,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省市场监管局 开展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扶持工作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因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亡和营业中断,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产和持续经营。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樊伟强介绍说,按照“稳就业、保主体、纾困助力”“应保尽保、应赔尽赔”的原则,我们将开展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扶持工作,主要有四项保险内容:持续经营保障险,保障因除个人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等原因之外的因素,特别是外部事件影响,造成生产停顿或营业中断而带来的间接损失;经营期间财产损失险,保障因常见意外事故(盗窃、火灾、爆炸等)或自然灾害(暴雨、洪水等)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责任险,保障在经营场所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经营者及雇员伤亡;公众责任险,保障第三者人员在经营场所发生的意外伤亡或者财产损失。通过发挥上述四项保险内容的保障作用,促进个体工商户量质齐升,从而进一步实现稳市场、稳就业、保民生、保主体。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