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5月09日

古代大型“真人秀”现场是怎样的?

    什么是“集”?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本意是群鸟在树上,其最早的字形也是对这一画面的抽象。后来,集的含义越来越丰富:
   可以指群体的会合,如集体;可以指定期的交易市场,如赶集;可以是众多文字的汇编,如文集;可以是图书、视频的一个篇章,如第一集,等等。
   各种“集”中,文化上最上档次的,当然是“雅集”。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公元353年,王羲之组织的那场兰亭聚会,史称“兰亭雅集”。
   很多人知道,“雅”是一种有文化有内涵的境界。
   那么,一场聚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雅集”呢?搞一场“雅集”,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雅集里的人,都干了什么?
  
  “雅”到啥程度才叫“雅集”
  
   所谓的雅集,又叫雅会、文会,在古代泛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主要有两类场合:有的在园林庙堂,有的在山野村舍。
   前者,常常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参会的人需要持邀请函或VIP资格,才能入场。后者的形式、流程都比较随意,或遇农人樵客,或耽陌上桃花,走走停停,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创作采风。
   但无论哪一种,这些内容必不可少。
   首先,现场需要有文人们喜欢的雅物,比如古琴、香炉、花器、茶盏——有些会提前布置,有些则由小佣背负前往,随时打开、收起。
   其次,集会地的环境,需要有花草、竹子、熏香等,让那里的空气,到处弥漫着香气……到场的文雅人或端着酒,或品着茶;或拨着阮,或调着琴;或题着壁,或赏着石;或问着典,或说着经;或作着画,或写着诗……且要作沉浸其中状。
   再有,为了营造雅之氛围,参会的文人雅士还会穿上相应的服冠:
   比如,赵佶在调琴时打扮成名利不争的雅衣素士;米芾也会穿上唐衣在西园雅集中挽袖题诗;八大山人会给自己裹一件朱袍游山玩水;乾隆皇帝会效仿名士穿着……
   对前代文人雅士服饰的追慕自古是一种情结,且这种现象到现在还屡试不爽,正所谓“附庸风雅”(注意,这个词一开始并没有贬义)。
   到了当下,我们也会把一场有以上摆设的中小型书画诗酒茶展览称之为雅集,类似的雅集也成了非常普遍的事。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雅集之所以“雅”,且被津津乐道,其核心还要看“当事人”的风神气韵——同样的场地和物件,换了人,也有可能变成群魔乱舞,俗不可耐。
  
  为什么要组织“雅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组织雅集活动,动机何在?
   首先,雅集是艺术创作的催化剂。
   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提笔书写,其实是一次无意之举,成就了传世的《兰亭集序》;而王勃写下的《滕王阁序》,也是在一次雅集中初露峥嵘,因为众人传诵而名满天下。
   其次,雅集,也可能是用来做局。
   这些“局”目的不同。有些是为了集文成册、品鉴雅赏,有些却是“醉翁之意”。三国时期,有个叫何晏的人,肤白貌美,魏文帝曹丕怀疑他“开了美颜滤镜”,于是使了个法子,在大夏天请他吃热汤饼,想看他出汗擦脸后是真白,还是敷了粉。
   东晋收藏界有个大佬叫桓玄,每每聚会他都会拿出自己收藏的珍贵法帖给宾客欣赏。这有点像有些变味儿的同学会,成了炫富和看他人出丑的聚会。
   再次,雅集有时还是抱团取暖的聚会。
   比如,白居易的九老会。白居易与禅学渊源很深,早在九江庐山他就和出家人走得很近,僧人如满就是白居易的衣钵传人。
   晚年得了风痹之疾的白居易与洛阳香山寺的关系更是紧密。在九老会中,白居易和这帮比自己年长的老者谈天作诗,再想想自己的晚年境遇,相比之下发觉活得还算可以。
   这场面大约就是,一帮人聚在一起,互相吐槽一下人生,发现大家都挺惨的,于是心理平衡了。
   最后,雅集可以是人生悟道的场合。
   公元1360年的中秋节,本该举家团圆的日子,昆山人顾瑛招集朋友,在他提前为自己建造好的坟地,举办了一场惊世骇俗的雅集。
   雅集当天专门设置一项重点环节——作为东道主的顾瑛,立在坟地上发表讲话,核心意思是:人生难免一死,与其等自己死后故旧哭祭于坟前,不如生前与友人痛饮赋诗于此。
  
  常演常新的“模仿秀”
  
   雅集界的天花板,当数王羲之组织的那场兰亭雅集。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形式的起源,还要更早。兰亭雅集,很可能是王羲之对西晋时期,石崇金谷游宴的一次高度模仿。
   那是公元296年,西晋巨富石崇在自己的豪华别墅洛阳金谷园,邀请了达官政要、名人雅士30人,举行宴饮。这次宴会之后,一本《金谷诗》集问世,主人石崇为诗集作序,即《金谷诗序》。据说,整个事件在当时轰动一时。
   金谷游宴后的第58个年头,王羲之举办兰亭雅集——其流程设置跟前次几乎一样。兰亭雅集办完后,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认为自己和石崇可以相当的时候,王羲之很是高兴。这段故事,在《世说新语·企羡》里有专门讲述。
  
  墨水大比拼现场
  
   参加雅集,当然不只是为了社交、吃喝玩乐。
   既然名“雅集”,吟诗作赋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大约是从东汉建安七子邺城斗诗开始的。正如曹丕所说:“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这样一来,那些不善文辞的集会者,每到这个时候,都要犯愁。比如,参加金谷游宴的贾谧文才很稀松,无奈之下只好找枪手代写一首诗,等于是在考试中提前准备了“小抄”。
   即使是文采出众的人,能随手拈来的,也是少数。像贾岛这种级别的文人都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南唐周文矩的绘画《琉璃堂人物图》后半段被称为《文苑图》,画中人物做冥思状,据说刻画的是王昌龄、李白、高适等一起寻觅诗句的情态。
   唐朝宰相裴度曾召集刘禹锡、白居易到绿野堂聚会。在刘、白二人的较量中,白居易发挥都不如刘禹锡。这么看来,刘禹锡更像是能考高分的考试型选手。
   甚至有很多雅集参与者,就是带着斗艺的心态去赴约。以至于到了明清时期,东南各省常常举办斗胜争奇的雅集。不过,其中的大多数,没能给后世留下佳话。
  
  雅集活动“众生相”
  
   雅集里有许多故事,但同一个事件,讲述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参会者,其感受、认知也不一样。
   就好比《西游记》里,天庭举办蟠桃盛会,对于众多出席嘉宾来说,当然是“神仙打架”“各显神通”的盛会,但对于给大会做后勤工作、看管蟠桃园的孙悟空来说,热闹是别人的。在雅集,尤其是大型雅集之中,也有类似的桥段。
   唐人徐浩《古迹记》记述说,唐中宗时,韦后的心腹宗楚客将封赏的二王真迹装裱成屏风,赶紧召集了一场类似“新闻发布会”的雅集,请京城名流们一同观赏。
   宴会上,薛稷、崔湜、卢藏用等书法家都被书法深深吸引,无心美食宴乐。同样无心饮食的还有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延秀,只是他的心思,不是上面的书法,而是由于宗楚客显摆屏风,引发了他的一番猜测。
   会后,武驸马回到家中告诉安乐公主:“你爸爸虽然很宠爱你,但他一张真迹都没有给过我们。你可不知宴会当日,朝堂上下多少人对宗楚客真是羡慕坏了。”公主听后一大早就找她爸撒娇怨言一通。异常宠爱女儿的中宗随即打开国库:“闺女喜欢啥,随便挑吧!”(“倾库悉与之”)
   此外,众多雅集现场,出现过各种意外的“翻车”。
   宋代书画家米芾临摹古帖,可以以假乱真,他甚至靠这个“手艺”掉包过许多书画原作。他临摹过的书作,常常被人当成古物收藏。
   据传,他临摹过的一卷字帖辗转落到了沈括手里。在一次书画雅会上,米芾借着几分酒气,当面揭发沈括收藏的王献之书帖其实是他的临本。同为大佬的沈括,当时一脸懵圈,颜面扫地。
  
  加了“美颜”的雅集绘画
  
   王羲之组织的兰亭雅集,后世被很多画家描绘。
   继兰亭雅集之后,李白的桃李园、白居易的九老会、苏轼的西园雅集等,也常被作为绘画主题。
   不过,这些画并不是对现场的还原。如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画面本身并没有还原当时两位人物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背后的隐隐杀机,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祥和的氛围。
   而“西园雅集”的现场,也非李公麟《西园雅集图》中的那样。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画家展示创作才能和技艺的题材,一个人开了头,又会激发出同类画家的兴趣,再加上几个能撑门面的诗文书画,某一场雅集又成了谈资。
   而且,绘画中还会加入许多虚构,比如竹林七贤题材的绘画,便把这七个人排排坐画在一起。实际上,他们从未聚到过一起。
  
  雅集真谛 在于志趣相投
  
   通过前边讲述,我们发现,雅集之中,有很多“各怀鬼胎”的事情。不过,雅集之所以成为佳话,当然不是那些乌七八糟的事,而是因为其“无所谓门户之章程,而以道义相契结”。比如,玉山雅集就是如此。
   除了高举道义大旗,相同的兴趣才是根本。正如南宋诗人严羽所说:盛唐诗人唯在兴趣。兴趣相投之后,你还得遇对了人。比如嵇康与吕安惺惺相惜,王羲之见到谢安无话不谈……
   相反,若没有兴味或志趣不投,在主办方看来很热闹的雅集,也不过是一场走过场的表演。白居易有一首名诗《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就记录了他参加一场所谓的雅集,但是因为自己不感兴趣,就选择了“摸鱼”。
   《世说新语·言语篇》有王羲之与谢安的一段对话,大意如下:
   谢安:“中年以来,很容易感到哀伤,跟亲友别离后,经常数日都感到难受。”
   王羲之:“年纪大了以后自然就会这样,只能依靠音乐陶冶性情消愁解闷。可还担心被儿辈发觉,影响愉悦的心情。”
   这种感觉很像中老年人坐在一起敞开心扉谈情感,怕年轻人听到羞煞了自己——但这是他们之间谈起来可以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的秘密。
   聊完雅集之后,更加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现在谈论的各种流行的翻车、吃瓜等,确实都是前人玩过的。即便如此,它也坚定地提醒了我们:一生之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找到遇到兴味相通的人,做相通兴味的事。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