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3月08日
穿越时空 走!跟着石窟遇见最美山西

榆社响堂寺石窟1090尊佛像各有千秋

本报记者 田璐
  
   地处太行山西麓东段的晋中市榆社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化石之乡”。这里地上地下的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榆社化石博物馆展现了这里有亿万年之久的化石文化;庙岭山响堂寺石窟的1090尊石佛,粗看似千人一面,细观则各有千秋;山清水秀的云簇湖,是我省著名的旅游胜地,都市人心中的诗和远方。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全国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榆社,探寻响堂寺石窟,畅游山水胜景云簇湖,开启化石博物馆之游,感受恐龙世界的奇幻。
  
  响堂寺建石室 千尊石佛雕满壁
  
  响堂寺坐落在晋中市榆社县城西南处的庙岭山上。因寺内建有石室方丈,人进入其中,石声相应,故而得名。
   据了解,响堂寺是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而建,明清时期曾重修。根据现存的遗迹可知,原大殿面宽三间,后壁依山岩垒砌,殿前有围墙、山门和石阶。现存有两处石窟和一处摩崖造像,第1窟在大殿东次间的东壁崖面上,第2窟则在寺院东侧崖面上。因石窟造像在大殿内,比较隐蔽,故造像保存完好,雕刻亦十分精致。摩崖造像在大殿明间后壁依山崖雕造,是殿内供奉的主尊佛像。1965年,该石窟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李裕群等进行调查时发现,响堂寺石窟造像保存较为完好。进入第1窟,里面是四角攒尖顶,门楣上方右侧雕凿的2个小龛风化严重,龛内各雕一坐像,从轮廓看似为交脚菩萨。正壁坛前雕有一尊佛像,呈素面馒头状高肉髻,面相丰圆,眉眼细长,嘴角上翘,微含笑意,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佛身后有舟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周围有火焰纹、莲花、飞天等装饰。窟顶顶心雕有一朵大莲花,系明清时期彩绘花卉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该窟的墙壁上雕满了千佛小龛,细细数来有石佛1090尊,高的有1米,低的有八九厘米。石佛宽衣博带,丰满大方,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神,独具特色。
   第2窟的形制与第1窟相同,窟内无任何雕饰。摩崖造像直接依崖面雕凿而成,为一尊坐佛,佛像坐高2.6米,衣纹突起,就像是贴泥条样式那样紧裹着身体,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舟形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匝为七佛二飞天。
   响堂寺石窟虽无铭记可做依据,但亦应是民间僧俗善信所为。两处石窟的造像雕刻水平较高,技艺精湛,不失为北朝石窟造像中的佳作。
  
  地下埋藏化石 全境重点保护
  
  榆社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景观与多元文化并存,现代文明与历史遗存交相辉映,不仅有亿万年之久的化石文化,也有跨越千年的帝王佛教文化;有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也有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山水文化。
   闻名世界的榆社作为“化石之乡”,全境都是“全国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榆社化石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化石专题博物馆,馆内陈列着珍贵的距今约700—1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1000余件,是研究史前地球生命、地质、环境、气候演变的重要基地。
   其中,珍贵化石“榆社剑齿象”“榆社原大羚”“榆社银郊中国肯氏兽”,因首次在榆社发现而得名;“大唇犀骨架”化石由两具大唇犀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其身体部分叠压,头则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保存完好,为博物馆镇馆之宝;“剑齿虎与鬣狗”化石,剑齿虎的牙齿正撕咬着鬣狗的眼角骨,见证了本地区瞬间突发的自然灾害,极为罕见。
   地质遗迹厅诉说着自然的奇迹;古生物化石厅激荡着生命的信息;石刻造像厅展示着精湛的技艺;历史文物厅传承着文明的记忆;革命文物厅记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榆社人民奋起抗战、无私奉献的历史。榆社化石博物馆综合性强,是科普、研学、学习的教育基地。
   参观博物馆后,还想与“恐龙”近距离接触,游客可以到太行寻梦园,在恐龙科普园、百鸟朝凤园拍照留念,身临其境地触摸真实的“侏罗纪”,感受恐龙世界的奇幻。
   园区复原了恐龙生活时代的古环境,塑造了100余只大小恐龙模型,30米长的霸王龙模型给游客带来视觉冲击力。百鸟朝凤园内鸟语花香,游客可以尽情欣赏五彩斑斓的珍奇鸟类,体验喂鸟的乐趣。此外,还有100余种娱乐项目,四季皆可畅玩。
  
  游憩嬉水云簇登高遥望观景
  
  “莫道太行无佳境,当知榆社有水乡。”近年来,榆社县统筹文旅康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云簇湖的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云簇湖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云簇湖,又叫“云竹湖”,位于榆社县西南部,是华北地区少有的高山湖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湖面广阔,边缘蜿蜒曲折,大小沟壑纵横,水面四面延伸、形态丰富多姿,素有“太行山上夏威夷”之美誉。北部湖面风光,宜观光游览、嬉水娱乐、游憩休闲;南部山地,山势高低错落;西有西冷山,宜登高爬山、遥望观景;东南有海金山,各山峰之间有平缓的山岗平台,沿绵千余米,犹如空中长廊把五六座沿湖岸排开的山峰平台串联一体,是游客游览休闲、观赏湖景山色自然风光的胜地。湖面东西两翼均有宽阔的湿地,将水陆两岸融合一体。
   湖岸上山峦叠翠,与国保单位福祥寺、崇圣寺遥相呼应,“山、水、禅、鸟、村”浑然天成。福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后晋年间,金代重修,之后历代皆有修葺。1983年,维修时发掘了3尊石佛和1节六角形石经幢。古寺一面背山三面环水,放眼望去,云竹湖尽收眼底,胜似南国园林之景,颇具意境。
   崇圣寺,初名“崇严寺”,又名“禅山寺”,创建于唐代。古寺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南殿)、大雄宝殿,两侧分别有方丈室、法堂、东西罗汉殿、东西护法殿、东碑廊、西禅房、东西掖门。南殿内保存有元代壁画,寺内还保存有6尊唐代石刻造像。崇圣寺内的碑刻题记、建筑结构,为研究太行山地寺庙建筑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榆社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这里有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地质地貌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和民俗民风资源。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挖掘打造,已基本形成了化石之乡、古建之乡、休闲乐园、革命老区、帝王故里、佛教殿堂、生态厨房7张“文化名片”。接下来,榆社将着力打造“化石之乡”“古建之乡”“世界的云簇湖”3张文化新名片,从远古文化、技艺传承、绿色生态3个方面呈现榆社的文化底蕴,让从远古走来的榆社焕发新时代光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