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9月16日

共青团机构是怎么变迁的(一)

  系统地考察共青团组织机构变迁的历史,总结共青团组织结构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从历史的比较和联系中认识现实,顺利实现团的改革任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纵观共青团自诞生以来90余年组织机构的变迁,不难发现其内在的逻辑。除了在建团早期党团关系不甚明晰的短暂时期,中国共青团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这样一个身份而存在。这就使得共青团组织机构的变迁和改革,基本同步于党的行动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共青团组织机构的数轮改革,都是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开展的。所谓“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不单单指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所搞的活动,在自身组织塑造方面同样适用这条原则。
  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到共青团改造
  从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到1937年4月共青团改造完成,共青团的组织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简陋到专业,不断适应革命斗争的发展需要而变化。
  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机构的初创
   1920年8月22日,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1921年11月,张太雷组织制定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临时章程中明确规定:在正式的团中央机关组成之前,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代替团中央职权。临时章程还对青年团的组织形式和机构做出了安排,但由于此时青年团仍处于萌芽阶段,关于组织机构的规划只存在于章程之中,并没有全部付诸实施。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全国统一的组织的成立。5月10日,大会通过青年团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章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共 9章34条,第二章《组织》、第三章《纪律》对团的组织机构的建立、组织机构的任务和活动、团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等做出了具体安排。青年团的组织机构从基层到中央依次划分为“小团体”、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4级,全国代表大会为青年团最高领导机关,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以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最高机关。在团中央设立职能机构:书记部、经济部、宣传部。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8月,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
   团版《组织法》对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产生、组成、职权以及下设机构等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对比《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文本可知,团版组织法从结构到内容同党版组织法保持高度一致,只在某些细节上有所区别,如执行委员会人数由9名降为7名,中央局人数由5名降为4名,组织主要负责人称谓由委员长主席改为委员长,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团在中央局中特别设置了编辑一职,这是党版组织法中所没有的,显示了青年团对于出版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团与党两部组织法的异同,充分体现了青年团二大确立的党团关系,即“青年团在政治上要完全服从共产党的主张,同时要在工作和组织上保持一个独立的团体,有完全自主权”。 (未完待续)
  据《中国青年研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