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18日
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职工郝逸亮

义无反顾援藏 用心规划高原电网

  本报记者 李睿 通讯员 赵亚韦 赵超
  
   郝逸亮是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的青年职工,自2021年10月报名参加西藏帮扶至今,已有10个月了。10个月来,为了帮助西藏电力公司做好电网规划,他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但仍然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缺氧不能缺精神”
  
   “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历练,为社会多做贡献,始终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与信念。”2021年10月,郝逸亮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东西帮扶”申请表帮扶地点一栏填下“西藏”二字,志愿作为规划专项帮扶人员去支援。至此,他成为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支援西藏的第一人。
   初冬的西藏,气候十分干燥,一般人很难适应,郝逸亮经常流鼻血,几乎每天都被高反症状困扰着,头痛失眠。但“来了就不能被困难吓倒”,他没有做过多休整,直接扑在了绘好西藏电网规划图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山西电网人‘缺氧不能缺精神’!”他迎难而上直面问题,科学制定出行计划,白天进行实地收集电网现状数据,走访了解县域用电需求,晚上完成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归纳汇总出西藏电网长距离链式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县域主电网尚未完全覆盖、边民和边防站用电条件较为落后等12项具体问题,为下一步科学规划找准了突破口。
   “每次出行都困难重重,但海拔高斗志要更高!”郝逸亮说,昌都险山、那曲牧区、拉萨工业园、阿里抵边村……这些地区大部分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有时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就要上百公里,全程都是沙土路,崎岖颠簸,即使当地藏族司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对西藏各州区的走访调研工作。
  
  “远程连线”定规划
  
   电网规划向来是西藏电力公司的短板,郝逸亮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更加着急。为了在关键问题上拿得准,他拿起电话,向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反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院内规划专业人员的更多支持和帮助。
   郝逸亮的想法和诉求很快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立即组织与西藏电力公司“远程连线”,详细了解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经过分析研究,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决定创新电网规划帮扶模式,秉承从“输血”到“造血”的理念,利用互联网+党建共建模式,创新“党建+规划+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以国网山西电力(经研规划)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主体的电网规划帮扶团队,针对负荷预测、网格化规划、发展诊断分析等方面开展专项帮扶,并尝试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帮扶实效。
   从“一人帮扶”到“全院帮扶”,郝逸亮作为桥梁纽带,通过发现梳理问题与症结,针对性组织开展线上规划核心业务培训,使工作成效得到了切实保证。截至目前,国网山西电力经研院累计与西藏电力公司规划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交流3次,覆盖率达95%,先后帮助7个地市完成负荷预测、电力平衡计算、配网滚动规划报告编制等。结合西藏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建议性提出一市一策,精准规划方案。针对低电压、网架不合理等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有单位作为坚实后盾,心里踏实多了。”郝逸亮说,“我的援藏之行虽有终点,但山西电力人的援藏之路永无止境”。他希望自己能够交接好援藏工作“接力棒”,将工作做好、做精、做实,为西藏发展勾勒好高原电网。

Q